法式浪漫祛魅:一把琴、三个人,与这场《今生情未了》

来源:人气:410更新:2025-07-18 23:30:03

提到法国,人们总是下意识地将其与“浪漫”相连。然而,“法国=浪漫”并非本来就如此。19 世纪雨果、小仲马和印象派把爱情与光影描绘成全球共享的叙事母版——法国作家把激情、私奔、决斗、生死恋写成了爱情模板;印象派又把“光与色”的浪漫视觉化。

当这些作品被译介到清末民初的中国时,“法国故事”几乎成为了“浪漫故事”的同义词。





随后,香水、香槟、埃菲尔铁塔被政府与商业打包成一套可复制的消费仪式,持续输出。直到今天,巴黎旅游局大部分的广告预算仍是围绕“浪漫场景”投放——埃菲尔铁塔夜景、塞纳河游船、香榭丽舍求婚......一整套可复制的消费仪式不断给“浪漫”刻板印象续费。

还有法语柔和的语音语调、贴面礼的日常亲昵,在外国游客眼里也成了天然滤镜。而在中国,这一符号被偶像剧、社交媒体平台打卡模板和奢侈品广告二次放大,于是法国浪漫从文化传播变成了最成功的“文化出口商品”,我们则成了最忠实的买家。





然而“浪漫”的标签背后,有许多法国人过着不那么符合刻板印象的生活——《今生情未了》中的小提琴工匠史蒂芬(丹尼尔·奥图 饰)即是一例。

史蒂芬爱琴如命,他的生活围绕着音乐和小提琴展开,好友马克西姆(安德烈·杜索里埃 饰)所经营的小提琴工作坊几乎就是他全部的活动范围。

他在工作坊里带着徒弟为世界各地的演奏家们做琴、修琴,日复一日,不知疲倦。而他的好搭档马克西姆则承担了外出应酬、结交名流、维护与各路音乐家关系的责任。

《今生情未了》

凤凰卫视电影台

7月27日 21:15

即将播出





很多年来,两人就像这样,一个主内,一个主外,合作无间,将工作室打理得井井有条,在欧洲音乐圈内也是有口皆碑。

但这样的平静被一个突然到来的女顾客打破了。卡米尔(艾曼纽·贝阿 饰)是一位新晋小提琴家,不仅才华横溢还美艳绝伦,在一场重要的演奏录制之前,她的琴出现了一些小问题急需处理,马克西姆接下了修琴的工作,同时也深深为她着迷。

马克西姆向来是社交达人,自然也是情场高手,流连于许多女人之间对他而言是常态。但这位花花公子却对好友说:这次真的不一样。

史蒂芬顺着马克西姆的目光看过去,那个女人似乎确有与众不同的魅力,但他心中泛起的一点涟漪却被一贯克制的目光压了下去。





虽然史蒂芬与马克西姆是很好的朋友,但他们的性格却截然相反。史蒂芬不擅社交,喜欢独来独往,说话也不像马克西姆那样体贴周到,他的不解风情在很多人看来是“不礼貌”,但史蒂芬也没那么在意别人的评价,蜗居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对他而言就很好。

因为修琴的缘故,史蒂芬、马克西姆与卡米尔的生活产生了许多交集。

在马克西姆的主动攻势下,卡米尔与他暧昧升级,两人进入了预备同居阶段。然而史蒂芬却意外打破了他们原本的计划。





对于才貌兼备的卡米尔来说,被男人追逐实在是太过稀松平常的事,无论她说什么、做什么,收获的永远是男人的支持和肯定,但史蒂芬却做了大多数男人不会做的事——他出言质疑她,他竟然敢!

其实史蒂芬、马克西姆与卡米尔三人师出同门,他们都曾跟随同一位教授学习音乐,在一次教授举办的家庭晚宴上,在场的知识分子们高谈阔论抨击流行文化,精英阶层们认为把流行歌、街头涂鸦当做艺术是诋毁艺术,“无法欣赏艺术的人出现在美术馆是折辱艺术”。

但卡米尔试探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果他们其中有一个两个敏感的人在这些伟大的作品面前受到触动呢?”文化应该属于能读懂它们的每一个人,而不局限于受过系统审美训练的精英阶层。





卡米尔没敢直说,但她的言下之意却被史蒂芬解读出来,众目睽睽之下,卡米尔被迫为自己的言论表态站队,但史蒂芬却以“没有自己的观点”为借口在这场饭局上独善其身。

卡米尔一边暗自愠怒,一边又对史蒂芬的敏锐印象深刻。

后来,以修琴为由头,两人多次见面,史蒂芬从来不顾忌她恃才傲物的那一面,任何她做不好的或者感到困惑的事,他都能一下子点出个中要害,在不断的推拉中,卡米尔对史蒂芬的好感倍增。

然而当卡米尔向着史蒂芬迈出一步时,史蒂芬却落荒而逃,面对卡米尔激烈的爱,习惯独善其身的史蒂芬根本招架不住,为了劝退她,他甚至用“这只是一场测试自己魅力的游戏”来羞辱她。

看到卡米尔被史蒂芬伤透了心,马克西姆也对这个多年老友心生怨愤,三个人的爱情太过拥挤,终究不会有好的结局......





如果说有情感纠葛就算“浪漫”,那这三个人或许称得上“浪漫”,但实际上,他们三个人都是典型的“爱无能者”。

用精神分析术语来形容,史蒂芬属于“回避型”人格:他可以把情感精准投射到无生命的琴上,却无法承受活人带来的不确定。他爱卡米尔的方式,是把她“琴化”:量她的指距、听她的音准,却拒绝把她当成欲望对象。

有人说他就像《海上钢琴师》中的1900,就算怎样天赋异禀,也只能困在自己的世界里终此一生。





而卡米尔则是“表演型”人格,需要观众来确认自我。她最初把史蒂芬的沉默当成“高级缪斯”——一个不会鼓掌、却让她奏出更好音乐的幽灵。然而当她发现沉默背后其实是“无回应”时,她的艺术身份崩塌,精神也濒临崩溃。

马克西姆看似最“正常”,实则同样“无能”:他只能用“占有”代替“相爱”。当他发现卡米尔心属之人是史蒂芬,他的占有欲被戳破,于是有了那场歇斯底里的爆发。爱情留不住,多年友情也这样分崩离析。

如果你期待一部好莱坞式的浪漫爱情片,想看一对欢喜冤家兜兜转转走到一起,那《今生情未了》可能会令你失望,因为三位主角费了好大一番功夫却都没走到想要的结局。但过程中的暧昧、纠结、挫折等种种情绪起伏或许正是本片的意义所在——

好莱坞式的浪漫爱情片拍的是梦想,《今生情未了》拍的却是生活。





真实的人生就是有种种况味,无论前进还是后退,每个选择带来的不同结果,终究会成为这个旅程当中的一部分。

遇到下一个卡米尔,史蒂芬还是退缩。

遇到下一个史蒂芬,卡米尔还是挫败。

遇到下一场三角恋,马克西姆还是会歇斯底里。

但那又如何呢?人无法改变自己,就接受每个选择带来的结果。





1992年法国音乐爱情片《今生情未了》由克洛德·索泰编剧并执导,丹尼尔·奥图、艾曼纽·贝阿与安德烈·杜索里埃共同演绎一段因音乐而起的克制三角恋。本片曾在第49届威尼斯电影节上获主竞赛单元金狮奖提名,并最终斩获银狮奖最佳影片、费比西奖(国际影评人联盟奖) 最佳影片及小金狮奖。

爱情片常常难以在主流电影奖项中争得一席之地,但《今生情未了》却以爱为切入点,将人生哲学融入其中,终成流芳佳作。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8-2024